期刊简介

  本刊多为自由来稿,投稿多为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专家成果;编委会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常委为主组成,并适收部分国家卫生部原部属院校图书馆专家,军民四所军医大学图书馆的专家组成。组订多由报刊发行部门征订。编辑部也印刷组订启示下发,以扩大发行范围。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398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74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医学图书馆
  • 国际刊号:1671-3982
  • 国内刊号:11-4745/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现代图书馆的泛化及其发展方向

    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现代图书馆泛化的含义和内容,并提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包括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本质,观念创新是图书馆的灵魂等.......

    作者:李学顺;郑春彩 刊期: 2004- 04

  •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分类法》(网络版)类目体系研究

    对美国(网络版)的类目体系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对其特点及不足进行了总结.......

    作者:刘华 刊期: 2004- 04

  • 医学一体化情报语言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

    以医学一体化情报语言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回顾了不同类型的医学一体化情报语言的结构与应用,重点阐述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的创新与突破,并展望医学一体化情报语言系统发展的未来前景.......

    作者:钟伶;林丹红 刊期: 2004- 04

  • 我国医药信息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对我国医药信息专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从教育规模、效益与质量、多类型办学途径、分层次教育体系、开放式教育模式和一体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医药信息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设想.......

    作者:王伟;陈茜;曹锦丹;牟冬梅;王丽伟 刊期: 2004- 04

  • 因特网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21世纪的科学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沿微尺度领域向生物技术开拓,沿宏尺度领域向海洋和空间技术扩展.......

    作者:周士波 刊期: 2004- 04

  • 循证医学发展中医学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它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将个人经验、病人需要与当前佳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进行医疗决策,其可靠的证据来自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后所做的系统评价.EBM的思想是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CochraneA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的.随着参加这项研究的人员愈来愈多,1992年在ChalmersL博士领导下,在英国牛津成立了以Cochr......

    作者:葛芬;夏武青;尹香翠 刊期: 2004- 04

  • 图书馆工作中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

    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图书馆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著作权问题,如图书馆的借阅权、复制权、演蜂权、外文书刊的采集等进行了论述,并就完善著作权法,解决图书馆工作中的著作权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牛金凤 刊期: 2004- 04

  • 高职医学院校图书馆顺应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医学院校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由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转变为高等医学教育.面对新的教育层次,强化拓宽基础,加强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图书馆是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和教学改革,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服务保障作用.......

    作者:周莺 刊期: 2004- 04

  • 图书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必将形成学习型社会.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必将日趋重要,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苏玲;王伯秋 刊期: 2004- 04

  • 建立医院、社区及家庭间的儿童医疗保健信息联网系统的构想

    讨论了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相结合,建立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间的儿童医疗保健信息联网系统的构想.......

    作者:张春华;余丽君;王颖 刊期: 2004- 04